时间:2022-11-03 10:08:49 | 浏览:8108
人生的三分之一都在睡眠中度过,睡眠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。与此同时,数据显示,近四分之三国人曾有睡眠问题,入睡困难成为头号问题。
睡个好觉,对国人而言似乎越来越难。
为了唤起全社会对睡眠健康的重视,3.21世界睡眠日期间,中国睡眠研究会、慕思共同主办了2022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暨大型科普活动启动仪式。
活动发布了人民网出品、慕思特别支持的《健康睡眠,晚安中国》公益短片,短片通过不同职业人群代表对健康睡眠的阐述,呼吁国人好好睡觉,并在片中温情表达:“健康的你,才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”。
活动还发布了《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“白皮书”)。
十年白皮书,以睡眠记录时代变迁
2013年世界睡眠日,中国睡眠研究会携手慕思发布了《2013全民睡眠指数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“白皮书”),拉开了双方十年合作、产学互补推广健康睡眠理念的序幕。十年间,白皮书从企业家、中产阶级、青年、青少年、网民、运动人群等不同人群角度,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国人睡眠图景,以睡眠为视角记录了国人的生活面貌与时代变迁。
2019年发布的《中国青少年睡眠白皮书》显示,有62.9%的青少年睡眠不足8小时,繁重的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,占比高达67.3%。3C产品对睡眠影响占比达到27.1%。
2021年,教育部先后推出“睡眠令”和“双减”政策,今年的白皮书显示,中小学生睡眠时长依然不足,但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,其中睡眠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的达到9.41%;增加1到2小时的达21.66%;增加0到1小时的达28.88%。
2020年疫情初期发布的《2020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》发现,疫情期间中国居民平均睡眠超8小时,“在家待着、好好睡眠、提升免疫力,就是为国家做贡献”成为宅家抗疫的国人们真实写照。
如今白皮书显示,在“动态清零”的总方针下,我国防疫抗疫有条不紊,当前国人生活节奏也逐步重回正轨。早睡早起的睡眠趋势有所回升,很多国人压缩睡眠时长用于工作和学习。与2020年对比,凌晨入睡的人减少了20%,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群比例却增加了25%,睡到早晨9点以后的人群比例则从近30%减少到16.6%。
与此同时,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、国人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,以及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的逐渐普及,各种新兴职业不断涌现,国人睡眠问题也产生了新的变化。今年的白皮书首次向社会展示了网约车司机、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人群的睡眠状况,记录了不同群体当代国人的生活点滴,成为人们了解不同人群工作生活的一个独特窗口。
科普推动“健康中国”,任重而道远
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“健康中国”发展战略,国家卫健委 2019 年发布《健康中国行动( 2019-2030 年)》,将睡眠健康纳入主要行动指标,正式提出中国的睡眠时长标准,被外界称为“睡眠国标”。
相关文件与政策的出台的背后,是严峻的现实:睡眠障碍人群扩大化、年轻化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。白皮书数据显示,73.7%的国人有睡眠困扰,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存在“入睡困难”。手机成为国人睡眠的最大阻碍,68.9%的晚睡活动与手机相关,超6成的青少年会压缩睡眠时间来进行玩手机、打游戏等娱乐活动,睡眠不足8小时的6-18岁青少年群体与2019年相比增加4%。
普及睡眠知识、推进健康睡眠由此成为“健康中国”行动的重要内容。
近年来,学术界、产业界积极响应“健康中国”行动,以中国睡眠研究会为代表的学术团体、以慕思为代表的睡眠产业界及各种社会力量,从传播健康睡眠理念、推广健康睡眠文化、落实健康睡眠科普等角度,开展主题宣传活动、发布学术研究成果、不断丰富国人对睡眠科学知识的认知,提升国民的健康科学素养。
在多方努力与支持下,“世界睡眠日•中国主题”发布和科普宣传,已成为我国睡眠医学发展和睡眠科普活动普及中最重要的一环,“健康睡眠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,为“健康中国”行动的具体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。
健康睡眠,从“今晚早睡一小时”开始
十年睡眠白皮书的数据显示,国人的睡眠问题主要是晚睡,且普遍存在“不重视睡眠→晚睡、熬夜→睡眠时长不足”的问题链,长此以往,将大概率形成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与睡眠疾病。一部分国人能够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,但空有改善睡眠的意愿,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同时,如果国人平均多睡一小时,相关的睡眠问题也将减少很多。
在3月17日的白皮书发布活动上,中国睡眠研究会、慕思与人民网科普共同发起了“今晚早睡一小时”健康睡眠公益活动。同时,在世界睡眠日期间,点亮北京“国门第一屏”、上海外滩、重庆新地标、广州小蛮腰同主题灯光。
据慕思集团副董事长、总裁姚吉庆介绍,慕思希望借四城亮灯“今晚早睡一小时”,传递对国人的睡眠关怀,唤起大众对健康睡眠的关注,更希望国人从“今晚早睡一小时”开始,形成健康睡眠理念,养成良好睡眠习惯。
正如奥运冠军陈一冰在《健康睡眠 晚安中国》公益短片中所说:“睡眠与健康环环相扣”。相信随着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、可及性的持续改善,以及学术界、产业界与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,“健康睡眠 晚安中国”将不止于一句送给全体国人的贴心祝福,更是每一位国人享受美好生活、建设健康中国的真实写照。
来源:中国新闻网
如果你支出收入占比有90%,那么第一步可能就是看看,支出有没有可能优化的地方,省下更多的钱,来进行理财。简单来说,如果你手上只有2000元,它应该是你的生活备用金,那么我建议你就找一家靠谱的货币基金存进去,享受它的高流动性同时还有比活期高的收益率。
可能是没有足够的自律,习惯了身体处于舒适区,懒惰战胜了毅力,所以你放弃了。但是,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将健身这件事坚持下来。原创内容,擅自搬运者必究。健身,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情,越早开始,越早受益。可能你选择了错误的训练方法,导致计划很难坚持下去。
适度健身有助于强身健体,塑造一副更好的身材,而过度训练会让健身变成伤身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坚持健身对身体健康有益吗。但是健身也需要掌握好一个度。原创内容,擅自搬运者必究。对于新手来说,可能100个。什么是过度训练呢。
作者:谢晓刚头撞树、甩鞭子,或者一群人围在一起仰天长“笑”……一些中老年朋友的健身“野路子”视频频繁登上网络热搜。这些“野路子”被网友们戏称为搞笑的衍生物。当下,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,均热衷于健身,这是国人全民健身意识逐渐增强的表现。
01记住健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人把健身想的太简单了,大腿粗觉的跟着练练瘦腿操就能变细,蝴蝶袖觉的学五分钟瘦手臂操就能搞定。这是明显对运动、饮食如何影响身体完全没概念。另一方面,不管是男生女生更是一堆人在“担心”一旦开始力量训练就会“变壮”。
大家好,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美食自媒体,我是美食领域创作者锦绣V山东:“专注美食,让生活更有味。”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几道家常美食的做法,这几道美食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欢,而且是很常见的几道美食。天天用普通的食材,做出最美味的餐食。同时也希望今天的美食
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,该到了展示你妙美身材的时候了,然而你还在为自己身上的赘肉发愁,想减肥却又管不住嘴,眼看着一天比一天胖,只能羡慕别人了,看见别人的完美身材心里的滋味不好受吧,是不是又下定决心减肥呢。
对于现在的人来说,一个人肥胖是非常令人烦恼的事情,它不仅影响整体形象,而且过度肥胖会产生很多身体疾病,对身体造成危害,那么究竟该怎么减肥呢?今天就来为大家提供正确的减肥方向,一起来看看吧。1、吃对每一餐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,每一餐的饮食都是
练瑜伽,我们都知道体式有很多分类,有提升能量让人精力满满的瑜伽序列,也有更讲究正位的艾扬格,但今天要介绍的是修复瑜伽。修复瑜伽的主要作用:1、缓解紧张、疲劳,让人心情平静安宁2、能快速恢复精力,疏通全身经络,恢复能量3、排解压力,释放焦虑情
上世纪爱因斯坦穷其毕生精力,和量子力学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旷世之争,最终导致量子力学多世界诠释的问世,宇宙被认为是一个极端诡异的存在——每一个粒子波函数的坍缩,都会导致一个新的宇宙分支出现,分裂出无数互不相干的平行世界,或平行宇宙,随你怎么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