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梅州梅江区:融湾强区创新局 诗画梅江再出发

2022-09-08 11:36:49 5495

摘要:梅州梅江区依托山水脉络和千年嘉应历史人文资源,打造产城融合、宜居宜业中心城区几度寒暑,栉风沐雨不停步;数载耕耘,已见繁花结硕果。在历史长河中,梅江区建区的时间不过弹指一挥间,但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却有目共睹。“公园最多,学校最好,医院最可...

梅州梅江区依托山水脉络和千年嘉应历史人文资源,打造产城融合、宜居宜业中心城区

几度寒暑,栉风沐雨不停步;数载耕耘,已见繁花结硕果。

在历史长河中,梅江区建区的时间不过弹指一挥间,但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却有目共睹。“公园最多,学校最好,医院最可靠,河流最干净……”在梅江区领导班子的心中,城市发展的标准不仅仅是用经济建设成就来衡量,更应该注重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受。

尤其是近年来,梅江区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和千年嘉应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,积极推动文旅、农旅深度融合,谋求打造宜居宜业、产城融合、聚力繁荣的中心城区。

百舸争流千帆竞,乘风破浪正远航。当前,为抢抓湾区建设、苏区振兴等机遇,梅江区还着力丰富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“米袋子”,发展绿色产业,力争在湾区建设中发挥生态保障功能作用、在苏区振兴中发挥排头兵作用,体现其作为梅州中心城区应有的担当和作为。

擦亮城市党建

建立全市首个商圈党委和小区党支部

当江南新城建设拉开帷幕之时,许多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,城市的发展会如此之快。区域提质扩容、产城加速融合……这一系列举措,让梅江区由外至内都发生了可喜变化。

万达广场、富港东汇城、万象江山等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拔地而起;剑英湖、马鞍山、芹洋湿地等城市公园建成投入使用;重点学校、医院建设顺利推进……这里环境优美、商贸繁荣、经济活跃,是市民休闲的目的地、商贸企业的集聚地、大众创业的理想地,已成为梅州城区的一张标志性名片。

入驻各类企业多了,新城有了新的“烦恼”。在经营规模、经营范围及行业类别等方面的差异,让众多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不那么顺畅,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、形成工作合力。同时,“随着辖区商户增加,第三产业密集,人口密度增大,区域的治安维稳环境也日益复杂。”三角镇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为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东区商圈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,三角镇成立梅州首个商圈党委,下设6个支部,希望能以此打破之前行业和地域的局限。

城市党建虽然是一门新课题,但作为梅州的中心城区,梅江区势在必行。商圈寸土寸金,但东区商圈党委还是克服困难,在义乌小商品城建立三角镇东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,涵盖义乌小商品城、东汇城、万达广场、创杰金融中心、中合财富广场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,覆盖员工近万人。

党组织建起来后,东区商圈党委紧接着便开始扩大商务楼宇、商圈市场、物流业等领域党建覆盖,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,从源头上把商圈市场党建工作抓起来。同时,该商圈党委还为企业商户建立一条排忧解难的“红色纽带”,及时回应诉求,沟通信息,解决问题,实现党建助商、党建聚商、党建兴商。

“在率先打造三角镇东区商圈、客都汇商圈、碧桂园社区等几个示范点后,我们要通过串珠成链、辐射带动,不断扩大全区城市党建联盟的‘朋友圈’。”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说。

不同于新城的年轻活跃,老旧街区承载了城市的记忆。在新城迅速崛起之时,梅江城区的老旧小区开始显露疲态。

据不完全统计,梅江城区辖内“无物业管理”的小区达500多个。其中,位于中心区域的江南街道,下辖14个社区内共有约350个建于2000年前且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和单元楼。

目前,梅江区正循序渐进地对老城区进行修复、活化、培育。如同“针灸”式的微改造,让居民快速享受城市更新带来的成果。“我们希望以老旧小区‘微改造’为突破口,推进城市建设精细化品质化,让老城老而不衰,魅力常在,留住更多人的乡愁。”梅江区相关负责人说。

然而,如何才能让业主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?小区改造提升后,如何维系?怎么防治脏乱差现象反弹?梅江区给出的答案是“党建”。

在大大小小的居民区,同住一个小区乃至一个单元楼,“相见不相识”的状况普遍存在。为打破这种隔阂,提高小区自治管理水平,梅江区以党建为“桥梁”,通过发挥党员“带头”“骨干”作用,引导小区党员亮身份、作承诺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尺”。

今年8月,梅江区深入开展“双百”创建活动,即百个小区党支部、百家党员先锋店创建,并在梅新雅苑小区建立梅州首个小区党支部。

“以前,党员虽然住在小区,却很少关心小区事务,现在有了党员在小区发挥引领作用,也为基层党建注入了活力。如今在梅新雅苑小区业委会成员中,有半数以上是党员。”江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涛说。

如今,谁家有人生病,谁家有空巢老人,谁家有困难,哪栋楼的下水道堵了……居民家大事小情的解决,在梅新雅苑小区都不是难题。而正是靠着解决这样一件又一件居民关心的小事、实事,梅新雅苑小区最终实现了蝶变。

通过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,梅江区以镇街、社区党组织为一个个凝聚点,有机联动单位、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,吸收辖区各类型资源打造城市党建亮点,实现组织共建、资源共享、机制衔接、功能优化,也为下一步搭建“政企互动、企企互动、人人互动”三座桥梁奠定坚实基础。

加快乡村振兴

特色产业鼓起农民“钱袋子”

今年8月召开的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到,要打好“共绘画里乡村”攻坚战,结合梅江实际,探索乡村振兴“梅江经验”,推动“一村美”“多村美”向“全域美”转变。

改善人居环境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。

平整的柏油路旁,青葱翠绿的树叶迎风而动,古朴的墙壁上是美丽乡村涂鸦。再往里走,就是三角镇宫前村那一排排整洁的农家小院。谁也不曾想到,一年前还是散乱污集聚的“城中村”,如今竟成了隐藏在城市中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
判若云泥的背后,是三角镇抓住宫前村与梅江区委办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工作的契机,结合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,通过发力基层党建、美化亮化环境、改善乡风民俗等一系列行动,使得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样。

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梅江区委办党支部与宫前村党支部结对共建,通过党建引领,帮助该村整合资源、完善规划,培育特色产业发展,由此拉开了全区结对共建活动的帷幕。

乡村的振兴发展,需要的是前瞻性的规划,以及一支有思想、有闯劲、有担当的村“两委”干部队伍。为此,梅江区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中抓住“领路人”这个关键,通过区直及市属驻区单位党组与117个村(社区)党支部的结对共建活动,共梳理谋划了一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项目发展、美丽乡村建设等在内的惠民项目,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。

通过聚焦农村环境“顽疾”,梅江区结合“美丽梅州·美好家园”三年行动计划,实施“十村示范、百村整治”工程,开展“五美”建设,全面完成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任务,切实解决了农村脏、乱、差问题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。

路好了,村庄变美了,自然、绿色、有机的农产品和农业资源就变成了财富。驱车前往梅江区城北镇,来到梅州首个蔬菜育苗工厂,偌大的温室大棚培育着种类繁多的蔬果苗。抬眼望去,一片郁郁葱葱。

该蔬菜育苗工厂由广东乐得鲜育种苗中心建成,投入使用仅3个月时间,培育了苦瓜、番茄、茄子、辣椒等各种蔬菜苗近80万株,着力为蔬菜种植户提供优质菜苗。

“育苗温室采用恒温控制、雾化喷灌施肥等技术,年可育蔬菜苗上千万株,有效解决菜农栽培育苗难、苗木素质低和育苗成本高等问题。”梅州乐得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中心经理罗国海说,育苗工厂为蔬菜产业提供基础支撑,辐射梅州全市乃至周边河源等地。

城内开花,城外也硕果飘香。

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,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产品梅州配送分中心于今年5月启动建设,动工仪式在梅江区西阳镇举行。这是广州首批设立的4个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产品配送分中心之一,中心集产品种植、仓储、分拣、加工、配送、检验、检疫、通关于一体。如此一来,不仅丰富了本地市场产品,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优质的梅州农产品。

一业兴,催动百业旺。清凉村茶叶、明山村雪莲果、双黄村葡萄、塘青村金柚、北联村枇杷……梅江区推动农业“接二连三”,让美丽资源变成了美丽经济。

在西阳镇双黄村,村口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格外引人注意。“我刚来双黄村时,看到村里的鸡肠小道,以及将近一半的荒废水田,一时犯了难。”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派驻双黄村的工作队长李钟志说,当时村里没有突出的农产品优势,仅靠简单的种养很难让村民的钱袋子“鼓”起来。

“后来,我们想到探索旅游与农业产业相融合的方式,利用双黄村离梅州城区五六公里的交通优势,将发展葡萄种植作为精准脱贫产业项目。”李钟志说。据了解,该项目总投资50万元,规划建设了12亩葡萄采摘园。

9月正是葡萄丰收的时节,闻讯来尝鲜的游客让双黄村变得格外热闹。除了现场体验采摘乐趣外,游客还纷纷现场下单,将葡萄打包带回家和亲戚朋友一起分享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,葡萄园正成为双黄村颇有特色的增收致富产业之一。

丰收,是秋天最好的颜色。在西阳镇的农业基地、城北镇的果园里、长沙镇的茶园里,五彩缤纷的丰收“颜色”让村民喜不自胜。

梅江区共有81个行政村,各自具有不同的地理区域、生态环境、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。接下来,该区将按照“一村一品”的建设规划,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突出“特”字,积极引导各村用活用好优势资源,培育区域内特色农业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

做实民生保障

加大投入破解上学难就医难问题

今年9月,新落成的芹洋梅州中学小学部如期开学,这个新学校迎来了首批300多名学生。清晨7时许,学校琅琅的读书声准时响起;在梅江河的另一边,风眠小学学生主持的英文广播传遍校园角落……

作为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区,梅江区在教育方面的“功课”却从未落下。近年来,该区先后荣获“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”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”“广东省教育强区”“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”等称号,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。

据统计,梅江区每年教育总投入占民生资金的六成,从2010年的2.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.5亿元,山区教育“短板”不断补齐。正是这种将教育作为最重要、最长远的民生工程进行投入的坚持,让越来越多孩子享受到更公平、更有质量的教育。

特别是在人口居住密集的江南片区,为着力解决学位需求不均衡问题,应对“二孩入园潮”和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建设步伐,梅江区坚持量质并举,内“扩”外“引”,着力增加教育资源供给。

2016年以来,该区按下学校建设的“快进键”。龙丰幼儿园、风眠小学和芹洋梅州中学小学部等陆续投入使用,人民小学增设遵宪校区,伯聪学校改制举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……数据显示,3年来全区新增学位近5000个,城区优质学校建设工作扎实推进。

在充分考虑城市扩容提质、人口流动、学龄人口变化的前提下,梅江区还制定《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规划(2018-2022年)》,全面分析该区学校布局、学校办学规模现状,加强教育资源统筹规划,计划五年内规划新建小学6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,扩建小学3所、中学3所,迁建小学1所,全面增加学位供给能力。

教育、医疗是重大民生问题,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。“我们要盯住盯紧重点民生实事不放,以更大决心、更大力度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”朱国城提到。

为全力推进“卫生强区”建设,梅江区正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优质“医康养”生活圈,满足群众健康需求。目前,全区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等级评审全部达到“AAAAA”标准,成为全市唯一取得这一成绩的县(市、区);所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全市率先设立中医综合诊疗区,“家门口”的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。

技术,是医疗服务的核心。据了解,梅江区目前存在区级医院高学历、高职称人才缺乏以及硕士以上学历人才较少的困境,高职称人数仅占卫生技术人员3.97%。尤其是基层医疗人才匮乏一直是“老大难”问题,村医难招,城里的医疗机构和镇上的卫生院人才也十分紧缺。

为此,梅江区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,并初见成效。作为“全国示范中医医院”、梅州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,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有省级重点建设专科两个、市级重点医学专科(病)两个,还拥有“广东省中医名科”骨伤科、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,广东省名中医2人,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,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达到81.7%,本院制剂31种。

2017年,该院与区属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协议,通过建立技术帮扶、双向转诊、业务指导和培训,把区级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到基层医疗单位。同时,梅江区作为梅州市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,正在积极推进开展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。

“建立医联体的初衷就是实现技术下沉,让患者不用去大城市看病,作为医联体成员单位,我们让广东省名中医坐诊,这样既方便患者,也能帮助基层医生成长。”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为助力梅州提质扩容,梅江区还科学规划布局医疗网点,加大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力度,在重点区域合理配置医院设施,满足群众就医需求。目前,东山医院、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等项目建设正顺利推进,未来将作为芹洋半岛、江南新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。

时光印记

行政区划变迁

◎1988年1月7日

经国务院批准,梅县地区改设梅州市(地级);撤销梅县市,恢复梅县建制;划出梅城及附城5个乡镇,设立梅江区(县级),隶属梅州市。梅江区下辖长沙、三角、东郊、西郊、城北5个乡镇和金山、东山、城西、五洲、江南5个街道办事处。总面积298.4平方公里,总人口20.97万人。

◎1988年2月14日

召开机关干部大会,正式宣告县、区分设。

◎1988年3月中旬

梅江区委、区政府正式挂牌办公。

◎1999年9月29日

梅江区、梅县举行签字仪式,正式签订两县(区)行政区域界限协议书。梅江区与梅县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全长152.72公里,涉及双方13个乡镇、1个街道办事处。

◎2001年3月12日

全面完成梅江区—梅县和梅江区—丰顺两条县级界线勘定工作,该项工作从1996年9月起,历时5年。

◎2012年

原属梅县的西阳镇划归梅江区管辖,调整后梅江区有4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。

荣誉“陈列室”

◎2005年11月

经广东烹饪协会、市旅游局、市经贸局联合实地考察论证,授予梅江区“广东客家美食名区”称号。

◎2006年1月25日

获授“省林业生态区”称号。

◎2006年11月17日

被评为“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”。

◎2008年1月

获授“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”称号,成为粤东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。

◎2009年12月29日

获授“广东省教育强区”称号,成为梅州市首个荣获此称号的区(县、市)。

◎2010年5月23日

被评为“2009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区”,这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7年获得该称号。

◎2015年12月

计生工作连续10年保持“国优”荣誉,连续17年获评省先进。

◎2016年

连续9次获评“省双拥模范区”称号;获“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(区)”称号。

◎2017年

获评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、全省唯一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验区”“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”;“梅江区清凉山茶”“客都稻米”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
数说

科教文卫体事业

全面发展

●近年来,梅江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,科技事业取得新的进展。2018年专利申请受理量584项,专利申请受权量393。

年末全区拥有事业单位各类科学技术人员4939人,比上年增长21.7%

其中高级职称774人,比增24.8%

中级职称2758人,比增15.6%。

●教育事业方面,梅江区坚持把每年近六成的民生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,教育总投入从2010年的2.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.5亿元。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5所,包括85所幼儿园、28所完全小学、5所初级中学、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4所完全中学等。同时,有省名校长工作室2个、省中小学(幼儿园)名师工作室3个,“全国模范教师”1名,省特级教师6名,嘉应名校长6名、嘉应名教师45名。

●文化事业健康发展,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。全区有区级文化馆1个,街镇文化站7个。年末图书馆藏书达13万册。去年开展送戏40场、送书下乡33场、送电影下乡活动972场次。

●卫生事业方面,全区共有卫计机构12个,其中区级医院2个,卫生院(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8个;卫计工作人员1789人。

●足球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。全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所,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4所,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4所,省传统项目(足球)2所,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6所,梅州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5所。

一线实践

梅江上下一心共建文明城市

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,不仅体现在繁华的市井街道,在某种意义上,街头巷尾的一个厕所、一户人家、一个社区,更能折射出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设置的城市细节。从农贸市场的难点整治,到街头巷尾的网格精细化管理;从创文榜样人物带动,到全城“红马甲”涌动,创文正在一点一滴改变着梅城人的生活。

当看到闯红灯、等红灯压线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时,志愿者们会上前礼貌地劝导;当遇到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过马路时,他们会热心地帮助老人通过马路……“在梅江区的创文、创卫工作中,不乏志愿者的身影。他们带头搞卫生,清理小广告,捐助绿植装扮老旧小区,协助交警指挥交通,进行创文、创卫的宣传等。”梅江区江南壹家义工协会副会长章蔓桦说,志愿服务已成为梅江区创文特色品牌。

走在梅城的大街小巷,小红帽随处可见,小红旗随风飘动,满眼鲜亮的红色,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。目前,梅江区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6733人,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385场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为121178小时。

同样让人暖心的还有这一组数据:3天,组织300多人次,清除110多个流动摊贩、90多户占道经营门店,100多起乱搭乱建,清扫垃圾20余车……

这是5月14日至17日,在梅江区整治办总协调下,由三角镇牵头,交警直属大队、区住建局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创文办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整治队,对梅城华建市场开展集中大整治行动的成效。

“你这空调外机放在门口很危险,万一有小孩子来这边打闹很容易有触电的安全隐患,马上要移开,否则下一次我们就收走了。”梅江区城市管理西郊中队队长陈翔飞在进行道路整治中对店主说道。

早上7时,还没有走进梅江区西郊街道瓜园蔬菜批发市场大门,就看见里面人头攒动,叫卖声、讨价声、砍肉声、吵闹声不绝于耳。虽然现场一片喧闹,太阳也炙烤着大地,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住这一支穿着蓝色制服队伍的步伐。

同样为创文忙碌的,还有街道的网格员。为更好地管理这些老居民区,深入推进创文工作,梅江区将网格化管理与创文紧密结合,将辖区内的45个社区划分为237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,分块包干,实现“定格、定员、定岗、定责”。

如此一来,每个责任区的环境卫生都有人专门检查督促,社区干部也实行分片包干,将任务细化、量化责任到人,做好定人员、定标准、定责任,确保整治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到位,网格内化解各类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。

任网格长两年来,邓智锋每天都会到负责的网格内巡查卫生、消防、安全生产等工作,及时处理群众问题。“因为每天都和附近的居民见面,网格员和居民成了最亲密的‘陌生人’。群众看到居住的环境变得干净后,对我们的态度也很热情。家里有什么事情,常常想到的就是网格员。”邓智锋说。

于是,网格员也成为推进创文工作最合适的宣传员。“检查完网格工作情况,我还要去刘姐那里唠唠嗑,跟她说一下清理门前垃圾的事情。”邓智锋随便擦了擦从脸颊流下的汗水,往刘姐家方向走去。夕阳西下,他投在地面的影子被拉得很长。

【来源】南方日报

【记者】黄思华

【通讯员】曾仕谦 钟伟才 魏键华

【作者】 黄思华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